你還記得花蓮陳樹菊嗎?
本是一個台東中央市場普普通通的女菜販,自己過著簡樸的生活,吃素,卻捐出近千萬去做慈善。
幫助了許多孩子,鼓勵他們讀書,為他們建立圖書館。
她說,「錢,要給需要的人才有用。」
如此舍己為人的精神,總是讓人感動。
如今,在嘉義市也有這樣一位女士出現。
01
她叫「陳秀治」,是一位85歲退休教師。
同樣,生活簡樸,在炎熱的夏季,都不舍得開冷氣,卻捐贈建造了14座橋,以及超2700萬善款。
這是多麼龐大的一個數字。
而這個龐大數字背后,是她一點一滴的積累,是她熱衷公益事業的心。
02
熱心公益,是需要全家人的支持的。
她的老公也是一名教師,也是一名大善人。
結婚40余載,他們拿出自己的積蓄,幫助貧困兒童,便民造路。
一起熱心公益。
遺憾的是,13年她的先生去世,倆人無二無女。
陳秀治心痛丈夫離開,她便用兩人共同的心愿去紀念他。
她以丈夫「俊雄」的名義,捐贈「嘉邑行善團」興建了6座橋梁;
以自己的名義,捐贈了6座「願心橋」;
還以妹妹「陳秀鳳」的名義,建了2座「謝天橋」。
整整14座。
她說,「我也沒有子嗣,剩的錢,我盡量造橋讓大家走,未來財產我也帶不走,我盡量就都做好事。」
03
她的半生并不幸運。
曾經得過2次急癥,出過3次交通事故。
自家的妹妹行動不便。
但好在,都大難不死,性命無憂。
她說,這都是自己積德行善的好處。
她的生活很樸素,夏天也不舍得裝冷氣,丈夫離開以后,吃飯也是隨意,吃麵包,做一次飯都能連吃兩天。
省下來的錢,繼續去做公益,回饋社會。
至今已捐出了2738萬元。
04
如今阿嬤已經老了,耳朵也常常聽不到。
但依舊堅持做「及時行善」,這才是我們年輕一代人真實的榜樣。
感謝阿嬤的付出,希望她一直健健康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