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人就要懂得知恩圖報才行。
高雄新威國小至今創校有百年的時間了,涌出不少杰出校友。
廖燿堂就是其中之一,曾為學校捐了百萬元修圖書館。
可以說他是慈善的典范。
他是高雄六龜的寒門子弟,自幼便明白只有讀書方能改變命運。
但因為家中無錢購買書籍,因此他從小學便到田間抓田鼠,賺取外快。
一條5元、2元,賣給有產的婦女,掙得的錢都可以用來購買書籍。
他回憶起那時的情形,不禁笑了,他手上的田鼠起碼有一千多只!
有了街坊鄰居的支持,也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。
他從一個牧羊人,一直讀到了博士,最后更是被送到了麻省理工。
學習材料,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機會。為報答家鄉的恩情,現在他已經在春節期間連續20年回老家發紅包。
「台灣有不少隱形冠軍,科研能力也不差,」他表示,他從小就是貧困家庭,希望能有更多的農村孩子象他這樣,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生活。
另外,以私人訪談的形式,讓更多人了解台灣傳統工業的發展潛能。
通過軋鋼滾輪的多個軋制工序,鋼廠可以生產不同直徑的金屬絲,然后去往下游的工廠,生產出各種各樣的產品。
做人還是要懂得飲水思源才好。感恩就是最大的回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