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上月,有一位來自屏東萬巒的女孩,一家四口,擠在一間五平米的小房子里。
這是一間很老的屋子,屋子很小,傢俱也很老,在狂風中很容易出事。
說到這個女孩,她的命運也很艱難。
她和父親、阿嬤住在一起,父親的母親也住在那里,母親的母親也住在那里,母親的母親也住在那里,每天都要吃很多的藥,只能靠打零工過日子。
在「希望志愿者」的呼吁下,超過一百名志愿者自愿參加,在上月(25日)開始了小亭的新家園的改建工作。
現在已經過去了半個月,九號的時候,小亭一家四口已經搬到了新房子里。
據新聞報道,這家人的房屋已被完全拆毀,
一百多個志愿者,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,
看著一棟一棟地蓋好,大家都很有成就感。
小亭的父親和阿公都在忙著給她蓋房子,他們在忙著搬材料,搬水泥。
不過想來他們心中還是很高興的。小亭則搖身一變成了廚子,為老爸老媽、老爸、老媽他們的志愿者們煮飯倒水。
盡管忙得焦頭爛額,卻還是從小亭的臉上看出了一絲許久沒有出現過的喜悅。
最后,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,小亭的房子建好了,很美很美。
等房子蓋好了,小亭進去一看,里面不但有一張床,一間飯廳,一間衛生間,三間臥房。
占地22坪的房子,正是他們夢想已久的居所,他們興奮得無法言語。
回到自己的臥室,時小亭更是激動得熱淚盈眶,不但有一張自己的床,還能用來讀書。
梳妝鏡她忍不住感慨:總算能睡個好覺了!
他們一家人,不管是冬季還是夏季,都能多洗幾次澡,天氣涼了,再也不需要出去上廁所。
小亭的新房子,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工,是因為有遠雄的文化和教育基金會的資助。
也有二百多名志工在「希望義工團」的呼吁下前來幫忙,也有一些熱心的人捐贈了傢俱和電器。
每個人都是精打細算,精疲力竭,一大早就坐上了一輛馬車,前往屏東萬巒,做了一名志愿者。
他們共同為小亭建造了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房子,小亭的父親更是對著志愿者和那些有情有義的人深深的鞠了一躬。
為表示對志愿者的感激之情,小亭特地親手寫了一張感謝卡,并在上面向那些幫助過她的人們表示了謝意,
小亭在明信片上寫到,謝謝慈濟人的伯父伯母,謝謝他們為自己的家人蓋了這樣一座美麗的房屋,
也要感謝舅舅舅媽,讓他們在這短暫的時間里,不分晝夜地工作,
也要謝謝志工,讓他們在如此短暫的時間里,就能收集到足夠多的傢俱。
她還說,她一定會竭盡全力,回報社會。
她也想讓更多的人和她一樣,能夠得到這樣一份大禮。
多做點事,多做點好事,多做點好事,多做點好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