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在娛樂圈中有這麼一位人物。
他敢于駕駛賽車飛躍黃河,熱愛結交朋友,讓大家紛紛認他為大哥。
甚至「我不做大哥很多年」這句歌詞,都是劉德華為他而作。
當他去世時,他的死訊轟動了大半個娛樂圈,在葬禮上甚至有劉德華和張學友出面,發誓會為他照顧一家老小。
這位傳奇人物就是柯受良。
而在他去世后的這麼多年來,柯受良當年的那些兄弟有盡到自己的誓言嗎?
曾經有人說,柯受良的朋友遍布大半個娛樂圈,這句話完全沒錯。
1953年,柯受良出生于浙江省的一個偏僻村莊,家里較為貧窮,父母為了生計在他兩歲的時候帶他全家搬到了台灣,并靠捕魚維持生計。
受到生長環境的熏陶,柯受良從小就好動,跟著幾個同齡人成天稱兄道弟到處跑著玩,壓根不好好學習,讓他的家人頗為頭疼。
柯受良的父母希望兒子能夠有出息,通過學習改變命運,但是柯受良對學習絲毫提不起興趣,他因為學習跟家里人吵了好幾次架,最終選擇輟學打工。
也就是這個選擇,徹底改變了柯受良的命運。
柯受良平時對摩托車很感興趣,當他外出打工的時候,恰巧看到有劇組招特技演員,而他們的要求正是需要能夠在摩托車上做出高難度動作。
抱著不賺白不賺的心態,柯受良接受了這份工作,而且出色的完成了表演,劇組工作人員將他的優秀看在眼里,在拍攝結束后給他提出了建議。
工作人員認為,有著如此高超摩托車技術的柯受良不應該被埋沒,他完全可以去學習專業的知識和做一些培訓然后去當一名特技演員,如果柯受良這麼做了一定大有出息。
當時柯受良也知道,光靠自己四處打工不足以維持生計,現在有更好的路擺在自己面前,為什麼不試試看呢?
于是柯受良開始了專業的學習,這一次他開竅了,柯受良最終考上了電影學院。
不過他的求學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,因為柯受良窮,而且有過當輟學打工,跟不三不四的人瞎混的經歷,學校里很多人都瞧不上他,覺得柯受良和他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。
這便激起了柯受良的好勝心,他要以實際行動展示給那些人看看,他柯受良可是有真材實料的。
于是在學成后,成為了一名特技演員的柯受良為了證明自己,也為了掙錢,他什麼活都干,對于別人而言極其危險的武打替身柯受良也毫不猶豫的接了下來。
雖然每次都會因為危險動作而受傷,但是柯受良也沒有放棄,正是因為他的堅持,機會很快便降臨到了柯受良的身邊。
當時是1982年,曾志偉為了拍攝自己的首部電影《最佳拍檔》的一場特技戲可以說是挖空了心思也找不到人。
原來,那一幕場景需要演員駕駛摩托車從二樓一躍而下,這個動作太過危險,沒人敢接,但是曾志偉不愿意放棄如此出彩的劇情,為此頭疼了很久。
就在這個時候,有人推薦了柯受良,而柯受良一聽想也沒想就答應了。
當時所有人都不太看好柯受良,畢竟他沒有什麼名氣,而且那個動作難度系數確實很高,不過柯受良要讓他們失望了。
他僅憑一次就完美完成了這個高難度動作,讓一旁的曾志偉都連連叫好。
在這一次后,柯受良一舉成名,所有人都認可了他的大膽和能為,而自那之后幫到曾志偉的柯受良跟他也成了朋友。
要知道曾志偉在當時的港台娛樂圈可是頗有勢力,柯受良跟他結交能夠收獲不少好處。
柯受良迎來了自己事業的上升期。
在工作的同時,柯受良也沒有忘記賽車,他將自己賺到的錢除了用到生活就是用到了車上,弄了不少機車和賽車。
有時候他也會分一部分錢用來做慈善,或許對于他而言,讓其他人脫離貧困,不像自己小時候過得那麼苦,就是最好的事情吧。
雖然這樣下去柯受良一個月根本攢不住多少錢,但是不妨礙他心里感到開心,而且因為柯受良的這些舉動,也讓他結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其中就包含劉德華和張學友。
當時的劉德華也初入娛樂圈,而已經因特技而出名的柯受良可以算得上是他的前輩,在那個人情淡薄的圈子里,柯受良沒有嫌棄劉德華是個不出名的小演員,對他多有照顧。
劉德華向來是個擅于感恩的人,他將柯受良對自己的照顧都看在了眼里,跟柯受良交往越深入,他越能感覺到柯受良的好,後來甚至直接把柯受良認作了大哥。
當後來柯受良想要進軍歌壇的時候,那首《我不做大哥好多年》就是劉德華為他想到的歌詞,這句詞寫出了柯受良的人生,也成為了經典。
張學友跟柯受良一樣,非常喜愛賽車,他跟柯受良是在一場賽車比賽上偶遇,自此,柯受良成為了歌王張學友的偶像。
之后隨著更多的相處,張學友也知道了柯受良真的就像他所展現出來的那樣,是個非常具有俠義精神的男人,便也認他做了自己的大哥。
柯受良的人緣好到什麼地步呢?因為他平時不愛攢錢,柯受良的那些朋友想都不想都會接濟他幫助他。
後來在柯受良準備駕車飛躍黃河壺口大瀑布的時候,因為沒有足夠的金錢,柯受良本來想自己去拉贊助,結果劉德華等人一聽說柯受良的打算,二話不說就過來幫忙了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