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飯要人喂,衣服要人幫忙穿,出門去哪都得有人跟著,行李有專人收拾,都以為這是幾歲的小孩子,實則主人公已經16歲。
這就是被稱為「巨嬰」的遼寧劉思琦,買東西從不看價錢只看她高興,稍有不如意就摔東西大罵。
就算親弟弟吃了幾口她最喜歡口味的冰淇淋,都要被她大揍一頓,媽媽更是不敢上前拉開。
直到這時,她的父母才意識到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,于是聯系《變形計》的節目組將女兒送了過去。
可是十六年都是這樣過來,劉思琦真的會因為一檔節目改好嗎?
這個被稱為「巨嬰」的女孩叫劉思琦,年紀并不大,2001年出生在遼寧。她的父母趕上時代的風口,生意越做越大,家資也越來越富。
然而家庭富裕帶來的影響卻是雙面的,劉思琦從小就吃喝不愁,
別人家的孩子尚且要為一個玩具撒嬌求父母買下的時候,她就毫不費力地擁有。
可這富足生活的代價卻是父母的缺席,因為忙于生意,劉思琦的父母常年不在身邊,自然也無法照顧年幼的她。
但是她們家有錢,有「鈔能力」,于是為劉思琦請來了一位保姆照顧生活起居。
有了專業的保姆還不夠,劉思琪的父母又把家中「閑暇」的親戚都叫來照顧劉思琦,畢竟自家人照顧著也用心。
然而正是劉父劉母的放縱,才導致日后的劉思琦長成「巨嬰」。
給不了陪伴,他們只能給女兒大把大把的錢,可一個人的成長除了先天基因還有環境影響。
劉思琦就生活在旁人處處順從她的環境中,叔叔、舅舅等男性親戚是她的保鏢兼職司機,姑姑、姨姥姥等女性親戚就是她的保姆。
家里所有人都捧著劉思琦,可即便外人在生活上照顧得好,也不能教育孩子的性格成長。
而劉思琦的父母也忽視了對她的價值觀教育,或者說他們本身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何不對。
于是乎,劉思琦長到了16歲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,這真的是字面意思,吃飯需要人一口一口哄著喂才吃。
就連穿衣服,剪指甲等事情也都是由媽媽、姑姑等女性親戚幫她完成。
都已經16歲了卻生活完全不能自理,所以劉思琦剛在《變形計》節目組露面時,就被冠以「巨嬰」名號。
不過當時還沒到劉思琦被送去《變形計》的時候,那時的劉思琦父母寵愛,根本不把錢放在眼里。
幾萬塊和幾百塊在她眼里根本沒區別,所以買東西從來都是看上了就買,根本不問價格。
有一次她就突發奇想,讓自己的叔叔開著車送自己去精品店中買了許多制作精美的手機殼,然后自己去路邊擺攤售賣。
這些手機殼單說買來的價錢也得幾十塊錢一個,但劉思琦就當了一回散財童女,兩塊錢一個賣了出去。
但顯然劉思琦沒考慮清楚擺攤所需要的東西,在來到熱鬧的步行街后,她嫌棄地面比較臟但又沒有其他東西支撐,于是就把手機殼擺在車蓋上售賣。
雖然她拿著大喇叭吆喝,但是來買的人也很少,跑了幾個地方也就只賣出十幾個,賺了59塊錢,比起花出去的顯然不夠看。
可劉思琦很高興,畢竟自己賺到錢了,于是讓二叔帶著自己去吃了一頓宵夜,明明不到一百塊的飯錢,她因為高興直接給了老闆六百。
有人會說,她的親戚不會勸兩句嗎?事實上,勸了也沒用,因為一旦讓劉思琦不開心,她就會大發脾氣。
而劉思琦被父母送去《變形計》節目組,也與此有直接關系。
劉思琦的父母一直很寵愛自己的女兒,所以才養成了她我行我素的性格,即便之后她的弟弟出生了依舊如此。
弟弟惹她不開心,她就直接動手揍一頓,還經常跟弟弟搶東西。
由此劉思琦回到家中看見弟弟在吃冰淇淋,那是劉思琦最喜歡的香草味道,家里人知道她喜歡都會留給她。
但弟弟的舉動在劉思琪的眼里無疑是在挑釁她的地位,她一把搶過來扔在了垃圾桶里。二人隨之扭打開來,但是家里人根本勸不開。
而且兩個人差了八九歲,劉思琦的武力值吊打弟弟,最后把弟弟打得哇哇哭。也正是因為這一件事,父母終于意識到自己教育的失敗。
因為除了跟弟弟打架,
生活中的劉思琦也是稍微有不順心就發脾氣摔東西,身邊的人都被她甩過臉。
想著讓女兒改變一下,于是夫妻倆為她報名了《變形計》,劉思琦自然不愿意,她在家好吃好喝為什麼要出去受罪。
可家里有錢的還是父母,胳膊擰不過大腿,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